我县十大举措争先创优当排头
时间:2025-01-07 信息来源:芮城信息 字体大小:【 大 中 小 】 浏览次数:
开局就是决战,起步就是冲刺。县委、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的目标和思路,吹响冲锋号,开拔急行军,夺取开门红,抢占新高地,全力抓好十方面工作,争做建设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排头兵。
统一思想,凝聚共识。共识是奋进的动力。县委多次召开会议,研究贯彻市委决策部署。县级领导集中开展交流研讨,分赴包联乡镇、分管领域开展宣讲,示范带动基层党组织原汁原味学习领会。政府网站、融媒体、公众号等开设专栏、精准解读。下一步,还将组织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退休老干部、非公领域党建指导员等,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党校,持续宣传解读,做到家喻户晓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。
守牢底线,确保稳定。安全是发展的基础。当前正值新年伊始,恰逢全市各项工作正在谋新篇、开新局、启新程,守牢守好底线红线是重中之重。近期全力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、社会治安、矛盾化解、信访稳定、道路交通、隐患排查等工作。下一步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坚决守牢生态环保、耕地保护、粮食安全、文物保护、风险防范等底线红线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。
强化领导,压实责任。书记、县长牵头抓总,成立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创建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六个工作专班,各专班由县委常委担任组长,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担任成员,建立上下贯通、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,形成领导统筹协调、部门分工负责,一级带一级,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合力。目前,六个工作专班正在抓紧研究细化各自领域的具体任务和落实机制。
对标调焦,明确方向。对标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的目标和思路,县委、县政府深刻理解把握,及时对标调焦。在价值取向上,把“富裕、文明、幸福”作为最高追求,以更实的举措做大经济总量,增加居民收入,丰富精神生活,完善基础设施,提升服务水平,不断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。在重点工作上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市委统一部署,突出抓好扩大需求、生态保护、基层治理、产业转型、文商融合、改革开放、能源革命等工作。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,在全市打造“合汽生材”新兴产业地标的引领下,瞄准数字经济、绿能经济、低空经济、康养经济“四个新赛道”,打造“合能生材”芮城新兴产业地标,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构建具有芮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制定方案,明晰任务。深刻领悟运城市委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的目标思路的丰富内涵,全面盘点芮城在生态环境保护、基层社会治理、产业转型升级、文商融合发展、深化改革开放等领域的优势和短板,抓紧制定《实施方案》,明确责任分工、落实举措、时间节点、工作标准、推进机制等,具象化、工程化、清单化抓好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。
建立机制,双向激励。良好的机制是工作成效的保障。每月下旬召开经济运行分析研判会,针对各项指标下降情况,传导压力、查缺补漏;每季末召开党政联席会,听取各乡镇各单位经济指标、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,分管领导逐一点评,奖优罚劣、奖勤罚懒。通过正向激励,反向鞭策,在全县形成能者上、优者奖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良好局面。
完善项目,夯实支撑。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。围绕沿海产业转移、政府投资项目谋划等政策信息,聚焦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,继续充实项目盘子,在前期161个项目的基础上,新谋划锂离子电池、智能终端制造等项目,进一步夯实项目支撑。持续跟踪、优化服务,着力提高项目成熟度和开工率,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。
发挥优势,锻造长板。区域经济的竞争就是长板的竞争。立足芮城地理位置独特、农业生产基础较好、文旅资源富集、新能源起步早体量大、现代医药产业链条完整等优势,对标市委决策部署,致力锻造长板,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和文商融合上聚焦发力,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、发展优势。清洁能源上,做长新型储能、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条,做好光伏风电退役器件循环经济产业园、绿电产业园大文章。文商融合上,坚持15字方针(强保护、推项目、挖内涵、抓配套、搞活动),做强“永乐宫”“西侯度”等拳头产品,做大沿黄特色景区和精品民宿,做优“吃住行游购娱”等服务工作,当好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排头兵。
转变作风,强化保障。实干是最美的语言。狠抓工作落实,树牢实干导向,用真干苦干实干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。提升能力素质,加强思想淬炼、政治历练、专业训练、实践锻炼,有效克服“本领恐慌”。加强纪律建设。坚定扛起主体责任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持续纠治“四风”,纵深推进群腐整治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惠及民生,提升成效。富裕、文明、幸福是民之所求,民心所向。坚持在推进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建设中,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、见到成效、得到实惠。近期,重点解决好温暖过冬、农民工工资兑现、生活必需品保障、平安有序出行、医疗救助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下一步,将在承接好省市民生实事的基础上,谋划好2025年县级十大民生实事,统筹抓好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事业,用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检验芮城“一城两区三门户”建设的实际成效。
(张学晋 杨 兴 解世强)